首页 >文化 > > 正文

《论语》中的“学”“思”关系 天天观热点

2023-06-17 06:24:17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学”与“思”是《论语》中的一对组合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理论被反复论及。孔子在《论语》中对“学”“思”概念及其关系作了系统的阐释,揭示了孔门文化观与伦理道德思想。“学”“思”的概念不同于当代的认知,“学”包含对传统礼教的仿效与继承,“思”包含反思与创新,更包括对所学的消化。二者的共同旨归都是儒家核心思想——仁与知。


【资料图】

一、学思并重,学思互济

首先,学习与思考在孔子眼中是互相成就缺一不可的关系。孔子特别重视“学”,同时又创造性地标举了“思”,并身体力行。学意味着仿效与传承,思则意味着反省与创造。与“学”相对而称的“思”,具体含义不尽相同。孔子反对缺乏具体学习内容和对象的空想。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①这里否定的只是脱离了“学”的“思”,而不是思考本身。

“学”与“思”任务不同,相互补充,解决的是传统与现实,集体经验与个体实践间的矛盾,共同构成先模仿继承,再实践发展的个体与社会发展模式。

二、学,入则能融;思,融而能化

学习与思考虽然从重要性讲居于同等地位,然而在深入程度上,“学”重于“思”,而“思”是“学”的深入,是决定能否发明义理、达到“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②境界的关键,也是实现“化而能用”的枢纽。

孔子有言:“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发一言,实际是在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好学的体现,正所谓“入则能融”,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他都能虚心接受。“退而省其私”则是颜回思考的过程,消化孔子思想,综合比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学问的摄入。唯有学习加上思考,最终才能达到“化而能用”。在这一过程中,思考无疑是更进阶更关键的因素:思考是从已知推断未知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倘若只有学而无思,就缺少从“融”至“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是“化而能用”——化内潜为实创的必要前提。

三、多闻多见,思以贯之

思考是将学识见闻串通成脉络的方法。孔子在早期典籍中有两个形象:博物君子和思想宗师。与《左传》《国语》相比,《论语》侧重呈现的是后者。《论语》纂辑的是孔子所言及孔门之语,体现出立足于人间事务,面向现实而思的总体特征。

孔子固然好学、博学,但博学多识不是他好古敏求、学而不厌的目的。在他看来,有超越博学的东西。他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非常经典: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对于这“一以贯之”的解释,张岱年的解说深中肯綮:“‘一以贯之’即用一个原则把多闻多见的内容贯通起来。”“多闻多见是学,一以贯之是思。”③思,是观察、理解世界的方法。孔子之道可谓思以贯之。

首先需要明确孔子之“学”的含义,它是超越功利的,是认知层面的积累。然而,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摄入,更包含对传统文化传统礼教的继承与应用。孔子之文指文献和礼乐,君子学文,是对传统礼乐的全面遴选后的沿继。

既明“学”之意,还需阐明“思”之奥义。孔子素以君子之道,儒家思想尊“仁”“义”“礼”“知”“信”,终极旨归乃君子之道、天下大同。而“思”在其中无疑是关键症结。孔门之“思”,是要达到普遍的道义标准,超出了具体的就事论事而进行的精神洗礼,因而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论语》载录的孔子之思多是思考现实人生、政治的问题,从现实需要出发,从岁寒知松柏之后凋,到在川而叹逝水,再到“敬事而信”“温良恭俭让”“‘君子’‘小人’之辩”的论述,无不体现着孔门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思,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方法。

“学”与“思”相配合的终极主题便是达到仁与知的境界。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具体标准是统治者是否采取合理德政以安民。它既是实现善政的前提,又包含着对邦国的责任感、对民众的关爱;知是具体执政的能力,是决断出仕时机的能力,是辨识他人品质优劣的能力。要获得这些品质,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四、结语

孔子身为博物君子和思想宗师,对学习方法、思考原则非常重视,提出了自己的经验之道和价值标准。

学与思一方面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学作为思的基础,需要悉心吸收教师所传知识义理。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从知识与实践两方面继承文献与礼乐,继承文化传统并塑造理想的君子人格。这是“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思作为学的深入递进,作为联结学与用的桥梁,直接影响大同社会礼仪德政的实行。要做到正确地思考并有所启悟,就要以“礼”为准绳,以“仁”“知”为旨要,从现实生活需要着手,养成思考的习惯。

郑伊凌 首都师范大学燕都学院

参考文献:

①出自《论语·卫灵公》第31章: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②出自《论语·朱熹集注·为政篇》第二篇:“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

③出自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影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