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家】上演“帽子戏法”,河南三项目入选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开封州桥及周边汴河遗址
【资料图】
3月28日上午,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召开,河南三个项目入选,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总名单上继续领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以及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三个项目入选。
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公布】河南三项入选,继续大幅领跑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总榜单
这十个项目分别是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中国考古学界设置的最高级别和最权威奖项。评选活动自1990年开始,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持续了33年。33年,产生了330项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在国内外文物考古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被称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
有句话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华史”,河南是全国有名的文物大省,历年来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项目,则是对这句话的佐证。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河南考古入选项目,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宋代,各个时期几乎不断线,这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时期最为密集。
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更是占到了四项,分别是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河南新郑唐户遗址、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
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项目1】开封州桥及周边汴河遗址填补多项空白
开封州桥及周边汴河遗址,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建中年间(780—783年),时称“州桥”,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黄河洪水灌城,被泥沙淤埋。
去年9月下旬,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曾多次到该遗址现场进行探访,报道宋代石壁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根据了解,自2018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州桥遗址开展了持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东侧探方的考古发掘情况清楚地显示了自唐至清汴河河道的变化情况。
西侧探方发现了结构基本完整的明代州桥、金龙四大王庙和宋代石壁,石壁最长约23.20米,雕饰海马、仙鹤和祥云。
州桥是大运河遗产的典型代表,也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上的重要交通点,其考古发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州桥的发掘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具有重大意义,为探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开封州桥及周边汴河遗址的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这也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时期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
二里头都邑祭祀区以西的非正常墓葬
【项目2】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是重大突破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遗址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30年。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了“井”字形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初步显示了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居中的“九宫格”式布局框架。
从202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井”字形道路西南路口进行考古发掘,陆续发现了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夯土墙,取得了多项重要收获。
根据了解,二里头都邑遗址的新发现,丰富了遗址的内涵,深化了对网格区域的认识,也为先秦时期其他都邑遗址布局、结构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新发现揭示了二里头都邑为宫城居中、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是二里头都邑布局考古中的一项重大突破,暗示当时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已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二里头遗址严格方正的都邑规划制度、“居葬合一”的布局结构及青铜礼乐制度,为商周及后世文明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体现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王国在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开创、引领作用。
手工业作坊的新发现填补了二里头都邑布局和手工业考古的空白,为探索遗址内作坊的分布,加工工艺、流程、特点及社会关系,以及手工业生产与二里头王国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开封州桥考古发现现场 资料图
【项目3】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提供研究新材料
2021—2022年,为寻找小屯宫殿区到王陵区之间的干道、搞清商王陵区的范围和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在国家文物局专项经费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工作,并在勘探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点发掘。
经过近两年的工作,殷墟考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首先,确认了殷墟王陵区陵墓的隍壕,基本搞清了商王陵区的分布范围,以围沟外边界为基准,确定王陵区的范围为东西560米、南北300米。这些发现将推动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新发掘祭祀坑为研究商代社会性质、商代祭祀活动及其形式等提供了新资料。王陵区东南方向大面积的空白区、王陵区西侧的巨型沙坑、侯家庄南地宽达百米的沙土带,以及殷墟遗址洹河北岸地区干道的路沟等发现,改变了对殷墟遗址景观的认识,也为考古工作提供了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将推动殷墟大邑商城市区划与功能的研究。
王陵区西部面积巨大的西周遗址的发现,为周人灭商以及周王国国家治理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标签: